top of page

小莲


佛言“菩萨畏因,凡夫畏果”,又说“情不重不生娑婆,爱不深不堕轮回”,可惜娑婆世界,情爱浪头,能看破因果的又有几人呢?

且说中原古寺,有一沙弥,唤作悟三的。三岁起跟着老和尚习字抄经,二十岁时,已能写得一手好字,每逢初一十五总要将抄好的经文供到殿前,待有缘香客请去家中。

二十五岁那年冬天,为了次年的观音菩萨成道日要办的七天法会,方丈命他抄写一百卷妙法莲华经,以供信众请回家中供养。因法会隆重,所有纸笔都由城中卜记笔庄特制提供,每逢半月便送来一批,悟三从早到晚,专心抄经,一刻也不敢懈怠。四月中,上期的纸已写尽,而卜家又未送来新纸笔,悟三不敢耽误时光,请命亲自下山去取。

这是悟三第二次走出山门,上一次是两年前跟师兄去订做一批毛笔,也是卜记笔庄。他记性很好,不到一个时辰就找到了,卜掌柜见是小师傅亲自来,拍着脑门连忙道歉,说是伙计前几日回了老家,还未回来,竟把送纸笔的日子记错了。

卜掌柜一面安排茶饭,一面亲自准备纸笔。半柱香的功夫,就抱着纸笔回来了。只是手中又多了一支斗笔和一张六尺生宣,原来他想请悟三师父为他新修的佛堂题写几个字。悟三推让不过,只得应从,可书写如此榜书,只是研墨,至少也要一个时辰,悟三生怕耽误了回寺的时间。卜掌柜说道:“小师父莫急,小女自幼也学得些子诗书,现正在书房写字,刚好有现成的墨。”说着便请悟三去书房。

悟三被引到书桌前,卜掌柜连忙收起女儿临写的大字。悟三看时,纸上是墨迹未干的颜真卿多宝塔碑,砚台上搁着一支沾满墨的毛笔,想必是女儿听到生人来,连忙从旁门出去了。卜掌柜很快铺好了纸,可纸很大,需两人一起展平书写才能顺畅行笔,他便叫了一声“小莲”。只听到后房有人娇声答应。卜掌柜说:“快来帮一下忙,有位小师父要给我们的佛堂写字。”悟三蘸墨调锋的功夫,只听得轻柔的脚步声过来,赶紧作势欲对小莲姑娘合十,甫一转身,却见那姑娘眉弯目秀,肤白唇红,娉娉婷婷,像极了他在寺里见过的观音像。悟三那句“阿弥陀佛”竟没有说出口来,只是一直不敢再看小莲姑娘了。小莲也合十双手,说“师父好”。连忙帮父亲把纸拉平。悟三不知怎的,突然心跳加快,笔也拿不稳,总是抖,之前设想的题字内容,无从下笔。小莲纳闷的看着父亲,又看看师父。卜掌柜也不知如何是好。悟三红着脸,讲道:“阿弥陀佛,小僧想将纸带回寺中写,三日后刚好是十五,请您去寺里取,可好?”卜掌柜见此状况,只得答应。悟三收拾了东西,跟他父女二人合十告别。

回山的路上,悟三的脑海里全是小莲的样子,他不断的感叹,世间竟然有这般菩萨相的人,好是奇怪,可惜没有再多看几眼,这么庄严的相貌,真是让人心生欢喜。他笑着回到了寺中,一路上时间过的飞快。这天晚上,他在大殿仔细端详着观音菩萨像,怎么看都觉得这简直就是小莲姑娘一个模子刻出来的。

接下来的三天,他照旧抄经礼佛,和之前不同的是,他总以为自己见到了世间的活菩萨,总是想再去看看,是不是真的一模一样。

初十五这日,悟三在房中抄经,早已准备好为卜掌柜题写的字,等他来取。晌午后,卜掌柜寻至悟三房中,让悟三没有想到的是,小莲也跟来了。悟三合十,鼓足勇气又看了一眼小莲。小莲却只是低了头。卜掌柜告诉悟三,小莲从小喜欢写字,一直都在家中临习,近来想学写小楷,上次得见师父即是有缘,打算跟随悟三师父学习小字要领。悟三连忙推辞道:“出家人以书修行,不敢教授”。这时,悟三的师父进来,看卜掌柜如此诚恳,加上卜家为寺中供养颇多,虔诚礼佛,便让悟三应下此事。但师父告诉卜掌柜,写字非一日之功,也无要领可授,每半月让小莲来看悟三写经一卷,如若有悟性,不出两月,便可有领悟。卜掌柜感激不尽,和小莲谢过二位师父。

卜家父女离开后,悟三像失了魂一样,满脑子全是小莲那极似菩萨的面容,他不敢告诉师父,也不敢怠慢抄经的事,想着每半个月都能见一次活菩萨,倒是越抄越好,越抄越有劲了。

就这样每天心里念着小莲的样子写经,悟三以为得到了菩萨的加持,终于等了半个月等来了小莲。

这一天,小莲很早来到了寺庙找悟三,悟三合十,这次,悟三仔细端详了小莲,近距离看,她的手、耳垂、头发都像极了菩萨。展卷抄经,小莲看的很认真,时而也会问悟三一些转锋架构的问题,悟三都一一解答。

这一天过的很快,好像小莲离开的时候还有很多的问题没有问,悟三也有一肚子的答案要告诉她。

悟三觉得小莲是菩萨,心心念念忘不掉她,抄经的时候,满脑子都是小莲。小莲认为悟三的学识渊博,才华横溢,每隔半个月他们见一次,慢慢都有了好感,他们最期待的事情也是见到彼此。总觉得见到了对方,心里才踏实,半个月的思念才算落地。

可一分开,心里又悬了起来。

离法会还有一个月的时间,悟三已经完成了所有的抄写任务。师父告诉悟三:这几个月你太辛苦了,法会之前就不要抄经了,小莲也学到了你的一些技法。这个月去帮师兄进城买办一些杂物,准备法会。

悟三尊命,只是心里难过,因为小莲不能来看他写字了。不过想到可以进城,他就觉得或许可以在城里碰到小莲,问问她习字的状况。

可偏偏几次进城,都没有遇到小莲,即便去笔庄拜访,卜员外也说小莲回了乡下,月后回来。可悟三对小莲的思念越发疯狂,他没有一刻不想见她。

就在法会的前三天,悟三无法忍受这种思念,半夜偷偷跑下山,在卜府门口蹲了一夜,他相信小莲一定在里面,他相信小莲也一样的想念他。

天微亮的时候,卜掌柜出门开铺,看到悟三蹲在门口,忙请他进府。悟三像失了魂魄的流浪汉一样,无精打采的看着卜掌柜,他问小莲在吗?卜掌柜告诉他:“你和小莲的事情,我早就知道了,小莲整日茶饭不思,我也是干着急,总不能让他跟一个和尚。。。悟三师父,您回寺庙吧,也许再过一段时间,小莲就好起来了。您也好好修行,不要再这样了”。

悟三没有说一句话,拖着疲惫的身体,一步一步的走回庙里,这和第一次见到小莲的时候不同,回庙里的每一步,都异常的沉重漫长。

走到寺庙山门时,几位师兄已在等他,受师父命要将他带到大殿。师兄见他失魂落魄的样子,都搀扶着他。师父早在大殿跪在佛祖面前持诵。师兄扶着悟三,师父没有停止的一直在念经。悟三和师兄们一句话也不敢说。一个时辰后,师父站起来。慢慢转身走到悟三面前,悟三看到师父的眼睛,一下子放声大哭了起来。师父摸着悟三的头,告诉他:“孩子,从今以后,不要再回这里,你犯了戒,不能呆在庙里了。走吧!”

悟三没有说什么,离开了这个从小收留他的寺庙,告别了师父和师兄。可是他根本不知道该去哪里,便又去了卜记笔庄。卜掌柜看他被赶出山门,可怜的很,便给了他几件衣裳。告诉他已将小莲许配给了城外百里外的一户大户人家,两天后,小莲参加完法会就要嫁过去了,如果有缘,你们就再见一次彼此吧。

悟三像个天真的孩子一样,立刻谢过卜掌柜,他想,这次如果见到小莲,一定要带她走,离开这里,再也不回来,他无法承受不在一起的每一个瞬间。他悄悄在卜府附近,期待法会那天小莲出来的时候,冲上去带走她。

观音菩萨成道日这天到了,悟三一夜未眠,等着小莲的出现。可这一切,都被卜掌柜看在眼里,早已安排家丁保护好小莲。让悟三没有想到的是,这一天的小莲,不是去参加法会,而是出嫁。清晨,他看到门外很多的人来接亲,当花轿从卜府出来的时候,他冲了上去,可立刻就被早就准备好了的家丁按在了地上,他声嘶力竭的呼喊,而小莲这一刻,在花轿里已哭成了泪人。悟三很快就被人打昏了过去。等他醒来的时候,街道上只有残留的鞭炮碎屑,和淅沥的小雨。他的衣服被撕扯的稀烂,他不愿再去打听了,他被彻底击垮了。他一步一步的像个乞丐一样走出城去一路向西,他想彻底的离开这个地方,他给师父丢了人,小莲也嫁去了他根本不知道哪里的地方。

就这样,他流浪了很久出了关,终于来到了敦煌,这里有很多人以写经为生,他看到各种各样的经卷,和小莲的每次遇见都历历在目,可他无法再下笔写经了,因为每一个字都对他是一次刮骨般的折磨。他想,就在这里忘掉她吧,面对着这么多经卷,总有一天会麻木的。于是他便在这里干起来最辛苦的差事,开凿洞窟,他日复一日的用锤子敲打土堆,曾经清净的面容和双手早已粗糙不堪,他也会跟朋友喝喝酒,唱唱西北小调,看看偶尔路过的波斯女人丰满的屁股。慢慢的日子就这样过去了。几年过去了,他因为很会使用毛笔,就去帮画壁画的工匠填色,这个差事没那么辛苦,偶尔还可以看到有些画匠画出精美绝伦的壁画。他早已经忘记了普门品里面的每一个字,也没有再写过字了,他以为自己已经彻底的忘记了小莲了。直到有一天,他走进一个唐代的洞窟,看到了满墙精美的菩萨像,他立刻跪倒在洞窟里放声大哭,每一张菩萨的脸他都以为是小莲在那里,可他完全不知道她在哪里,过着怎样的日子,他甚至忘记了回去的路。他的哭声惊动了旁边修行的一位汉僧,这位僧人每天都在洞窟里抄写佛经,法号空合,他看悟三可怜,听了他的经历便收留了他,悟三每天跟着师父修行,师父给他毛笔教他怎样画佛像,告诉他如果忘不了一个人,那就每天去画她吧。于是,悟三每天都发疯了一般勾菩萨,每一尊菩萨,他都认为是小莲的样子。

悟三五十岁时,已是敦煌非常有名的画菩萨高手,他画佛像,师父空合便补写经文。他画的菩萨清净无比,早已没有了爱和恨,相聚和别离,快乐和痛苦。

小莲,也成了他心里永远的菩萨。


bottom of page